Dynex中文网
- “两优一先”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二)
- 发布日期:2025-01-04 18:04 点击次数:199
-
本网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进一步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经二级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第2021-2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授予沈建忠等101名党员“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新闻中心现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予以刊发。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同志政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是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所在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他带领党支部骨干教师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领域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及国际组织对多黏菌素等抗菌药物使用政策的调整;牵头研发的兽药、非法添加物等残留快速检测产品80余种,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带领团队承担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等国家重大活动的部分食品安全检测任务;研发出犬猫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展北京地区宠物样本新冠病毒核酸与抗体的实时监测。他在教学科研一线奋斗33年,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部动物医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推动兽医人才培养和教学教育改革,率先在全国农业院校举办兽医学科本科生夏令营,开展临床兽医专业“卓越兽医”培养;带领获教学成果奖14项、培育精品课程10门及精品教材34部;培养18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9人次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张华,原离退休处副处长,担任离退休党委第2党支部书记。张华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敏感性强。在职时从事党务工作20多年,能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离退休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关心学校建设。
退休后担任离休2支部副书记,能积极协助书记,关心慰问患病的老党员和群众,支部每年为离休老同志祝寿;送学上门,根据离休老同志特点开展工作。2019年又返聘到离退休工作处,能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热心、耐心服务好老同志,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主动为空巢、孤寡和生活特别困难老同志做好帮扶工作,受到支部和老同志的欢迎认可。
张亚东,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张亚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新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努力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初心的本质要求。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张亚东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张亚东克服离家远的困难,主动申请承担西校区的“概论”课的教学任务,并向课程组分享自己精心准备的授课资料。2020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之后,张亚东主动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与心得,帮助学院其他青年教师共同提升科研水平,一起努力,共同发展。受学校委派,张亚东2020年下半年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借调工作,期间认真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部门领导干部的一致肯定,展现了新时代农大青年教师的能力与风采。此外,张亚东还积极承担院系的各项繁杂事务,并且做事认真踏实,在工作中能够注意团结同事,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张亚东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中心副主任,负责本科生“概论”课程的在线网络课程建设与混合式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实践”专项赛一等奖,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学习“四史”是青年学生人生成长的一门必修课,张亚东积极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我校将在秋季学期全面开设“四史”课程,成为全国首批全面开设“四史”系列课程的学校之一。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播党的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张亚东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理论宣讲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党的理论和党的历史宣讲工作。工作2年来,张亚东先后为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生物学院、经管学院等院系数百名学生讲授党课,深入航空总医院门诊医技第四党支部等校外单位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获得校内外的广泛赞誉。
张克云,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克云同志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留学生主讲《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一直受到学生喜爱和好评。她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曾荣获校级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奖、优秀教师奖,参与的科研成果也多次获得奖励。
张克云同志曾担任人发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工和研究生的党建与思政工作和学院的人事工作,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她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也尽心尽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扎实,经常找学生和老师谈心,陪伴帮助有需要的教工和学生舒解情绪。学院的人事工作如年终考核和教学工作量考评有时需要加班加点,她都是任劳任怨去完成。她对待每位老师都耐心诚恳,还经常帮助一些有困难的老师处理事务,受到同事们的好评。
张克云同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学院“巢状市场”的志愿者活动,暑假深入到农村社区和学院同事一起组织青少年夏令营,帮助农村孩子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绿色家园;参加所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为农大小动物关爱协会捐款并帮助照顾流浪猫。她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脱贫帮扶工作,多年来一直资助贵州四川贫困地区中学生。
张希玲,经管党支部书记兼会计系副主任。张希玲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带领会计系教师努力建设我校会计学科,并取得突出业绩,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价值观培养,认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对工作尽职尽责,勇于担当,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年均授课200学时以上,教学效果优秀,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坚持担任班主任,精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困难帮扶等工作
二是在我校会计学科建设与发展、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积极组织开展支部及系里的各项活动,参与会计专业育人大纲的撰写与审定,教材审查等工作。为我校会计学本科专业获批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专业硕士获批为校级优秀专业硕士项目,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三是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带动支部及系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努力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使支部工作成为系里各项的工作的保证和推手,使会计系工作有声有色,持续提升。
张英华,农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张英华同志长期在教学科研一线,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课教学,主持校级思政教改项目1项,院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第一届“最美课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成效,获得教学成果奖2项;培养的研究生有3人获得国奖,6人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作为一名拥有17年党龄的党员,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信念,严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自己做到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三农情怀,立志为三农做贡献。生活中与人为善,顾全集体利益。工作中严以律己,努力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好本职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围绕小麦节水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开展多年研究,揭示了小花发育与退化机理、非叶器官在小麦抗逆高产中的作用、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的可能生理机制,建立了小麦高水效、高氮效、高营养品种的快速鉴选方法和小麦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模式;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Top论文10篇,授权专利6个,主持/参与制定地方技术标准5个,全国主推技术1项,获奖成果4项。同时,将创建的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技术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应用,促进了区域增产增效;积极参与农民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生产。
张领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农业农村部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严谨治学、服务社会。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模式。组织研究生参与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项目服务模型构建;开展河南省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及效果评价研究,提出系统的规划方案和平台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提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光伏精准扶贫新思路,将光伏扶贫从“输血作用”向“造血功能”转变;提出基于全产业链“两阶段+双向”的数字农产品流通新模式,解决“产—消”对接问题;提出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与绿色发展新框架,阐述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路径。
创新性地开展农业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推进作物长势关键参数提取,病害早期预警、诊断与防控,病虫害处方精准推荐等智能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创新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积极参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并提出《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农业OID分配与编码规则》,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欧阳永志,新闻中心副总编。在过去的一年中,欧阳永志同志认真垂范共产党员“五带头、三先行”的基本要求,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主动到校区门岗值守,与大家一起守护校园安全。
一年来,在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收获知识,收获技能。在学校新闻网、校报、微信平台以及社会媒体发表新闻文章200余篇,编辑文章1500余篇,拍摄新闻图片5000余张,推送微信、微博消息1000余条。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的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微信粉丝达到12万+,微博粉丝达到26万+,微信微博传播指数逐年上升,微信微博发稿实现全年无休,不管是大年初一还是其他重大节假日,微信微博都一直坚持更新,第一时间向广大师生传递学校最新动态。
一年来,参与策划了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脱贫攻坚、毕业典礼、开学典礼等学校重大任务的宣传策划工作,其中,学校四次党代会的系列报道引发校内外师生及校友的广泛关注,赢得了一致好评。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加班加点不喊累,奋勇争先不言苦,有事总是冲在前头,身影总是活跃在各个重大活动中,自觉奋战在新闻宣传一线,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罗来鑫,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担任植病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罗来鑫同志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担任植病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以来,他先后协助两任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积极配合支部举办了“老书记讲党课”、“聚集植病,服务三农”等系列活动;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他策划开展植病教工支部与云南农大植保学院教工支部的联学共建,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科技扶贫的工作经验;组织实施“校地企联合助力怀柔农业科技发展——植病教工党支部走进怀柔”活动;执笔并协助支部申请获准了“传承奉献精神,投身乡村振兴”教职工党支部活动项目,很好地履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业务工作中,他始终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努力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连续在年终考核中获得优秀和师德考核优秀,并获得2020年度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洪波,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曾任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系主任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中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在学科规划、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尽心尽力,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素质好的研究团队。通过努力筹措资金、改善办公和实验室条件、解决引进人才工作实际难题、公平公正分配教学资源等耐心细致工作,在系内营建了团结奋进、温馨和谐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努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长期致力于抗逆性菊花新品种选育以及配套种苗繁育和花期调控技术研发,成果直接转化至包含32个建卡低收入户的延庆区永宁镇新华营村双时助农花卉种植合作社,提供了优良品种的保障和配套技术服务。2019年至今,种苗和盆花产品销售到广东、河北、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宁夏、内蒙等9省区,累计165万株,收入达到96万元,成为合作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振兴北京乡村,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积极开展园艺文化宣讲。为北京市、昌平区、延庆区等农林部门提供技术培训4次,为农民讲解花卉栽培技术。此外,与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等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普及园艺知识、花卉艺术等活动,宣传园艺文化,增强了我校园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姚炳乾,现任动科学院分团委常务副书记、2+2辅导员。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带动广大学生党员开展各类理论学习及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使命担当。在标杆院系建设、党代会筹备、党建基本标准检查、党课筹备、党统、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信息系统维护、党员责任区建设等工作中认真负责,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内容。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岗位,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争先创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开展“师生讲百年”系列领学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党员讲述“我为什么入党”,学习共产党员的“精神谱系”,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参与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申报工作,指导本科生党支部申报开展精品实践项目,顺利完成中期总结。
徐启飞,社保中心主任兼人事处副处长。徐启飞同志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一直以来,他始终把党的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讲政治守规矩,强化政治责任,持续提高政治能力,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他能够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决策部署并坚决贯彻落实,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
二是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一直以来,他工作中勇于担当、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围绕“选育用留”四个方面,推动学校人事工作向前发展,工作中敢啃“硬骨头”,为学校解决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他始终将老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落实央保养老金正常调整和各项社会保险缴纳工作;以做大做强全校师资队伍为目标,通过开展聘期考核、完善教师工作量考核、修订职称评定办法等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我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统筹队伍发展。
三是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直以来,他坚决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为处里同志树立了榜样,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高峰,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担任昆虫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高峰同志理想信念坚定,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以高度的职责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格规范和落实党建工作,创新多种形式带领支部成员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始终不懈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开展“我为学生寄快递”、“毕设不愁”专题线上辅导、“朋辈分享”等助力毕设系列活动。同时,她将“服务三农”的使命牢记于心,多次鼓励支部成员利用专业优势,将现代植保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并在北京通州“梨享庄园”建立“两学一做”科技服务实践基地。今年与山东栖霞市东北桥村党支部进行了深度组织共建,以党组织共建的形式引领产学研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此外,她精心钻研岗位业务,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创新和科学普及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两翼”的思想,一方面,带领《植物保护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在2018、2019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排名位列中国科技期刊Q1区,引领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创建科普“人呆手户”公众号,发文量1300多篇,累计阅读量超过800万人次,并积极进行小学生线下科普,服务超过300人次,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因成绩突出,该党支部进入学校“样板党支部创建工程”,本人也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郭岩彬,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郭岩彬同志时刻以合格党员、合格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国农业大学师德要求和岗位职责要求,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近5年来,主讲3门本科生课程《农业生态学》、《功能农业》和《土壤生态学实验》,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把“生态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两山理论”等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论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三门主讲课程在2019-2020全院教学评价中分别处于全院第6(11.8%),第8(15.7%)和第3(30%)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相结合,5年来指导博士生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13人,本科和URP学生16人,大学生国家创新计划项目1项,获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和校级优秀毕业生各1人。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课题19项,专利成果转化项目5项,主持教授工作站1项,累计到校经费1505.7万;发表科技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50.2,出版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转化5项。
崔振岭,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植物营养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振岭同志政治素质过硬,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业为上、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甘于奉献。2020年牵头举办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院长交流会;设立资环学院“院长奖学金”,鼓励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突出的博士生;重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推动首次设立教育教学奖;2021年发起“交叉@资环”学科交流品牌活动,促进学院间学术交流,将学科交叉融合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着力推动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促进,扎实开展“全覆盖 双提升”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程,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领域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学科主要教学和科研骨干,始终以“教书育才,治富农民”为己任,创新和完善养分管理系列课程:《养分资源管理》本科生课程,《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肥料与施肥技术》研究生课程。组织和管理曲周高产高效长期定位试验,为学院其他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基础;积极参与曲周王庄、杭锦后旗等科技小院社会服务工作。针对国家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围绕协调高产与环保的养分管理理论、技术和应用模式开展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发表论文2篇,在PNAS等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79篇;授权专利6项。在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已与300多万农户合作,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0%,节省肥料12-18%,节本增效达14.38亿元。
梁爱荣,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事业部策划编辑,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遵纪守法等各方面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把图书内容政治关、学术价值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教材策划方面,主要负责风景园林、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等学科,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形势,积极跟进教材出版工作,助力学校教学软实力的提升,已出版教材赢得了有关院校的高度认可。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最近五年共策划图书110种,其中教材51种,专著42种,科技书17种,图书编审质量高,差错率低,成绩突出。出版图书年平均销售码洋约500万元。
以申请国家出版基金等重大项目为牵引,成功策划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专著,大大促进了学校重大成果转化工作。共主持5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括《国内外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史料》、《Vegetation of China; 中国植被(英文版)》等,总资助金额296万元。
最近5年共负责引进外版图书35种,引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输出版权1种。获2010年度、2013年度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奖。
最近5年在行业权威刊物上发表业务论文4篇。
韩军,动物医学院教授,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韩军同志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己任。作为教育部优秀 “预防兽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讲双一流英文建设课程“动物病毒学和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及致病机制”,回国5年来,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有3人先后获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一等奖,1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人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主管学院科研和外事。聚焦一流,学科科研产出迅速提升,学术沙龙蒸蒸日上,凝聚人心;平台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设完毕校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进入CNAS认证阶段。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获批教育部兽医公共卫生学111创新引智基地,建立了本科生海外实习基地,获批一系列国际化提升项目,促进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韩军同志为校引进“杰出人才(2015)”,中组部青年“***”入选者(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0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科研任务,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在PNAS,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副理事长,动物传染病学分会流行病专业组副主任,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副主编、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编委。
程永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担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程永强时刻牢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踏实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成果
认真教学,立德树人。作为教师,主讲三门本科生的课程(《食品防伪与鉴别》、《功能食品》、《发酵食品工艺学》),开设全校选修课,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素养,开拓眼界,夯实基础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功能食品》每年的选修人数都达到180人以上,成为食品学院选修人数最多的专业选修课程。2019年获评“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努力科研,培养优秀研究生,服务社会。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了较多的优秀毕业生,活跃于高校和食品产业。本年度,有4位硕士毕业,全部入选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其中1人被推荐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作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积极服务产业,在河南设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将成果落实到产业中。
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建言建策。作为学校党风监督员、教代会代表、第四次党代会党代表、学校工会福利委员会主任、学院党委委员,参与学院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履职尽责,得到大家一致好评,2019年获评学校教代会“最佳提案奖”、2020年分别获评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工作“突出贡献奖”。
谢彦明,研究室副主任。谢彦明同志200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谢彦明同志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以身作则、敢担重任,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坚定信念、以身作则。谢彦明同志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的重要回信精神,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期间,响应机关党委号召,顶着高温酷热,担任东校区工作志愿者,投身学校核酸检测一线,助力打好校园疫情阻击战。
敢于担当、勇担重任。谢彦明同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编写组成员怀揣对学校的热情和对前辈的敬意,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圆满完成《念兹在兹:中国农大强农兴农的十个篇章》《玉汝于成: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中国农大》《初心弥坚:中国农业大学许党报国的红色故事》的编写任务。
筑牢防线、锤炼作风。谢彦明同志牢固树立并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始终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自觉加强廉政知识的学习,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了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做。
甄苓,理学院教授。甄苓老师入党36年来,积极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从教35年来,她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积极参加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评选活动,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参加数学学科的建设,助力一流专业建设申报和学科评估材料撰写等工作。长期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思想、知识、能力层面上都有所提升。作为新生导师和班主任,发起给患重病的数学系毕业生捐款等公益活动并带头捐款,用心用爱打动学生。在脱贫攻坚和抗疫战役中有所担当,首倡并积极参与搭建数学云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数学服务,彰显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近年来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获农业部教学奖励1项、北京市教学奖励5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
雷新云,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雷新云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履行党员职责。雷新云同志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每天阅读报纸1-1.5小时,阅读国内主要网站信息1.5小时以上,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认知水平,并摘要记录政论、党史、养生保健等知识,建立了十二本笔录和分类剪报。
雷新云同志广泛联系离退休老同志,每天坚持记“个人日志”,及时记录老同志所愿所求,争取向学校各级领导反映,如提高生活补贴费、生活用水质量、改善养老条件等,平时尽力向离退休工作处的同志提出建议。关心群众疾苦,为大家服务,得到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雷新云同志注重师德和学风的传承,以“不求著作等身,只求薪火相传”要求自己,对植保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并经常和研究生及教师传授师德和学风的真人实例倡导创新求真务实的传统。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植保学院的院训和院徽,提出了良好建议。
雷新云同志对32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心,不顾身体疾病和家庭负担较重困难,为支部谏言献策,主动做思想工作,对同志关心和帮助,是大家的榜样。
臧宇,后勤保障处副处长,后勤基建党委委员。臧宇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工作岗位,积极上进,严谨务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立场坚定,勤于学习,思想政治觉悟高
该同志能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该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一方面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业务学习,勇于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创新。
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工作成绩突出
该同志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工作得到一致好评。面对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工作,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部门各项工作中均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尤其在推进房产证办理、学生宿舍管理及综合事务管理等方面,能够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三、廉洁自律,严守党纪国法,群众口碑好
该同志在日常工作中能自觉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方面的学习,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严以律己。平时生活工作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同事,与师生相处融洽,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
谭彧,工学院教授,担任工学院党委委员,机电工程系系主任。担任并主讲本科生《工程流体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内容和方法深受学生的好评;担任并主讲研究生《自动控制理论》、《机电系统仿真分析》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掌握实际工程运用的手段和工具软件。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每周给学生们及时地分析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16名学生获得校级百篇优秀论文;积极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URP、国家/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科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主持博士点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博士研究生毕业1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50名,1名博士和4名硕士获得国家奖学金。
担任系主任负责系里的全面工作,组织与协调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注重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勇于承担院系公共事务,为青年教师解决科研、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陈建老师获得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校级一等奖,校级B类优秀人才,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
谯仕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饲料添加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饲用抗菌肽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谯仕彦教授是动科学院二级教授,也是一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33年党龄的教师,以过硬的科研能力诠释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家国情怀。
“科研之于我是每天必行一事”是谯仕彦教授的口头禅,他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代谢与营养需要、源头减排与饲料质量安全控制等研究,在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质大量依赖进口、减少养猪业氮排放、提升饲料质量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本科生《动物营养学》、研究生《猪营养学》和《单胃动物消化道营养》等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喜爱,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培养博硕士、博士后83名;担任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组建生物饲料添加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饲用抗菌肽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培养了一批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发人才。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优秀创新团队奖各1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中国发明专利24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主持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6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1篇,其中SCI收录77篇,真正做到了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学生们的心中。
潘志华,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潘志华同志于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30年来,他始终坚持努力工作,恪尽职守,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员的精神风貌。一是坚持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该同志坚持经常性政治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老实、干净。二是勤奋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管理工作方面,倡导研究型工作,坚持管理质量与事业发展并重。在教学工作方面,讲授全球变化科学的前沿思想与知识,注重课程思政。在科研工作方面,坚持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地方发展、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三是心系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心。该同志对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加班加点,履职尽责,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四是坚持为人师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己任,深受学生尊敬与爱戴。30年来,他始终以自己的执著、坚守、努力与奋斗实践着他入党时誓言。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这种追求将会继续支持他不懈奋斗、再创佳绩。